为弘扬劳动精神,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,2025年4月27日,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在滨湖校区劳动教育基地开设了大学生化身“小菜农”的劳动教育课程。通过开垦土地、播种作物、施用化肥等环节,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价值,为青春成长注入实干底色。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活动开始于4月23日下午,劳动工具分配完毕后,同学们分组投入劳动实践中:松土、除草、栽培、施肥、铺膜、浇水……田间劳作的身影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,同学们的蓬勃朝气与绿芽的顽强生命形成共鸣,在绿意盎然的滨湖校区劳动教育基地里,同学们不惧辛劳,亲身体验“出力流汗”的劳动意义。
教务处处长钱立青深入劳动实践现场,并与同学们深入交流。一名学生坦言:“劳动不仅可以为我们减少学习上的压力,更教会我们团队协作的重要性。”此外,还有多名同学表示:“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从生根发芽到长成幼苗,比解出一道算法题更让人振奋。”

据悉,滨湖校区劳动教育基地已多次开展此类活动,成为学院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平台。未来,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内涵,创新劳动教育形式,围绕学生创新创业创造,将劳动教育常态化,让学生们跳出书本和课堂的限制,让劳动之花在校园中绽放,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“五育并举”。(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:陈俊 单瑾)